发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地企联动助力开发南湾湖基地红色旅游项目
发掘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基因
地企联动 助力开发南湾湖基地红色旅游项目
自2004年以来,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已连续举办17届,成为湖南文化旅游节会的知名品牌。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推动红色文化旅游,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开辟了毛泽东成长、游学、社会调查文化等多条旅游线路,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研学教育和党性教育,提供了综合全面、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教育平台。大通湖区是1951年3月建立国营大通湖农场,是为湖南农垦事业兴起的开端,农垦精神就成了农垦拓荒人在大通湖这片蛮夷之地谱下的恢弘壮歌。“创业、团结、守纪、奉献”这八字箴言,被勤劳勇敢的农垦人烙进心灵,化为力量,把荒滩变成了良田,把河泽变成了鱼塘,在这荒芜的洞庭湖之上,用双手建设出了美好的家园。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粮食供应非常紧张,大批民众离开家园逃荒要饭。原359旅改编的49军139师在党中央、毛主席及时发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号召来到了大通湖南湾湖基地。1966年5月,毛泽东发表《五.七指示》 ,第47军奉命增派140师2个团,加上1500名民兵,800只民船,来自全国72所大专院校4200多名大学生知青,总兵力达2万多人,在这里开发荒洲、围湖造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绿树成荫、稻花飘香的南湾湖基地,抒写了一代军垦人的故事,形成了具有红色基因、红色传承的军垦精神。
为找准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切入点,南湾湖办事处以发掘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基因为主旨的红色旅游项目为重点发展方向。办事处积极协调融通农业发展(益阳)基地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邀请区委常委组织部、宣传统战部樊浪波部长到南湾湖办事处调研红色旅游项目,参见大礼堂、学校、老旧营房、荣誉室等场所并召开座谈会。探讨了如何深入发掘南湾湖基地的红色资源,并结合大通湖的农垦文化,以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载体,地企联合共同打造一条毛泽东故居韶山、学习成长长沙岳麓书院、橘子洲头、社会调查地益阳安化、落实主席“五七指示”军垦农垦文化园区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并将基地文旅农旅作为大通湖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
益阳市大通湖区南湾湖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