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扫码”撬动“大治理”--大通湖区村级扫码收费引多地相关部门前来“取经”

发布时间:2025-10-22 10:28 作者:文江 浏览量:
A+A-

  10月21日,湘西州农经站副站长刘一萍率调研组赴益阳市大通湖区,专题学习村级资金“二维码”收费管理先进经验。此前,株洲市农业农村局原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谭帅也曾带队前来调研。大通湖区这一创新举措,正成为全国农村“三资”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本。

  (湘西州凤凰县经管站一行来我区学习村级“二维码”收费经验)

  数字化改革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针对村级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坐收坐支”“监管缺位”等痛点,大通湖区自今年3月起,创新推行村级线上对公收费“三个一”工程:“一码统管”为每个行政村配置专属收款二维码,资金可直达对公账户,彻底告别现金流转;“一网通查”实现银行流水与电子凭证实时同步,村民通过手机端即可监督每一笔收支情况;“一链追溯”依托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审计部门可对资金流向进行全程追溯。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组建专业团队,开展“一对一”培训,保障系统规范运行。

  政治引领赋能乡村振兴。该举措是贯彻落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要求的具体实践,通过数字化手段扎紧了“小微权力” 的笼子。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处理村级缴费1369笔、金额达978.99万元,村级“坐收坐支”现象已全面清零。河坝镇分管此项工作的常务副镇长在座谈会上介绍:“扫码收费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更增强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

  经验辐射带动全国。目前,大通湖区已接待多批次学习考察团。在10月21日的现场交流会上,针对湘西州提出的推广难点,区主要领导逐一答疑解惑,相关工作人员现场演示系统操作流程。与会人员表示,该模式为全国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对加强基层监督、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一审:涂  丹

二审:易志斌

三审:陈佳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大通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