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项目后续管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8-22 17:05 信息来源:大通湖区管委会 作者:人大政协 浏览量: 【字体:

 

谭小华委员

(2017年2月)

实施沟渠塘坝清淤项目建设是省政府关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切实解决我区洞庭湖垸内渠道淤塞严重、排灌不畅、水环境恶化,工程功能衰退等突出问题,按照“全面启动、突出重点、分类奖补、创新模式”的思路,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沟渠清淤作为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为民办实事、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如何搞好沟渠清淤后的管理,迫在眉睫。

一、基本情况

我区计划2016~2017年共完成沟渠清淤726条、2817.47公里。其中:2016年度计划完成沟渠清淤321条、1132.61公里,塘坝清淤30座;2017年度计划完成沟渠清淤405条、1684.86公里,塘坝清淤47座。工程预算总投资16205.00万元。目前,2016年度沟渠塘坝清淤增蓄工作已通过区、镇两级初步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不明确

在河道管理上,我区探索多年,但成效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各级各部门在落实管理上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扯皮、多头管理。加上管护资金难以到位,导致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日常管护形同虚设,

(二)机制不完善

我区在农村河道管理上虽然出台了文件,但各镇(办事处)、村在落实管理机制时内容不全面、标准不统一、考核未落实,这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机制。

(三)宣传不到位

过去,由于缺乏对河道管护的宣传,部分干部群众对搞好这项工作的认识和参与性不高,工作难以落实。我们认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项目建设的后续管理,关键是宣传。要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调动广大群众自发参与管护的积极性。

(四)效果不明显

由于各镇(办事处)、村没有专业的管护人员,对河道的管理缺乏技术和好的方式方法,导致河道内仍存在漂流物多、杂草难以治理等诸多问题。

三、建议

(一)强化各级各部门责任

按照大办〔2016〕17号文件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河道管理的责任,结合实际,联防联管。区农林水务局负责农村河道管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各镇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挥河道管理的主体作用;各村委会负责村级河道的日常管理;交通、农林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管理。

(二)强化属地管理原则

实施重心下移,落实属地管理。以前我区农村河道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严重。农村河道管理权限和管理资源的配置分散,使农村河道管理和执法部门职能交叉,出现了多头管理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努力深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联管体制改革,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要求,强化村在农村河道管理、乡镇在农村环境管理中心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农村河道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将圩堤绿化、河道保洁逐级下放到镇、村,实行属地化管理。

(三)强化长效管理机制

制定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农村河道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的作用,还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在河道管理方面一要制定全区农村河道综合利用规划,规划在保证河道防洪、排涝、引水等功能标准的前提下,兼顾河道水土保持、开展植树造林。二是制定河道巡查执法制度,明确巡查责任、案件查处、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三要制定河道保洁制度,明确河道保洁内容、保洁标准、经济奖惩等方面内容。四要完善村规民约。将爱护河道、遵守河道管理规定等增加进村规民约。在经费管理方面,实行河道管理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四)强化宣传,争取管护资金,探索多元化管护

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沟渠塘坝清淤增蓄工作的意义,提高农民认识和管护的自觉性。

各镇(办事处)、村要坚持建管并重,按照环境同步、管护到位等相关要求,把已清淤的各条河道、沟渠采取河(渠)长制,由镇、村两级干部负责日常的管护。严禁在已疏浚的河(渠)内以经营方式对外承包进行养殖,严禁在河(渠)两岸对外发包种植树木和其他作物。同时,积极争取水利项目管护资金,多管齐下,创新管护模式,探索推行专业化、社会化管护,确保管护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