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委经济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3-03-03 15:33 作者: 浏览量:
A+A-


同志们:

这次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大通湖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一、客观总结成绩,坚定发展信心

刚刚过去的2022年,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务实担当、团结干事,加快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9亿元,同比增长2.3%;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1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亿元,同比增长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94元,同比增长6.2%;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06亿元,同比增长3.6%。

一是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格拉斯科技3D智能玻璃盖板制造项目实现投产。湘易康入选全市民营企业20强。新能源产业6个集中式光伏项目900兆瓦、3个风电项目454兆瓦获省批复。产业开发区专家工作站实现破“零”。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全年新签约项目16个,引进3类500强企业2家,签约总投资33.42亿元。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实现零的突破。大通湖湿地水生科普基地成为省级科普基地,水草文创产品备受省市展会青睐,获“2022湖南文化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大通湖区文旅融合发展大会暨金秋品蟹节、“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系列活动暨大通湖半程马拉松赛等文体活动成功举办,提升了“天下洞庭水·益美大通湖”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是生态建设持续用力。中央、省环保督察各项反馈问题整改销号任务、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全面完成。全力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完成湖内水生植被修复五期工程6.7万亩,临湖1000米内精养鱼池“水草+”生态转型7000余亩,建成金盆河、大新河2个节制闸,大通湖水质持续向好,总体保持IV类。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年度环境空气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居全市第一。农药化肥减量取得实效,荣获全省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禁捕退捕成果不断巩固,完成植树绿化10.8万株。自然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工作获全市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区人民检察院获评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称号。

三是乡村振兴步伐加快。粮食面积、产量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田长制全覆盖,建成高标准农田1.36万亩。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全力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15%。突出大闸蟹特色产业发展,大闸蟹养殖面积突破1.6万亩,“大通湖大闸蟹”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积极引进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签订了人才引进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清华大学环洞庭湖区域首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全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4.44%,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攻坚克难推进居民集中区、交通主干道等区域旧坟迁移整治,全年完成7612座,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大通湖区入选首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通湖区(洞庭香米产业集群)成功入围全国2022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金盆镇(稻虾)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食安天下公司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示范区。

四是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坚持规划引领,完成了区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及全区27个村庄规划初稿编制。抓好迎宾路、五一路等市政工程设施改造,完成金圆市场片区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河坝公交停保场项目全面完成,“一河两岸”综合整治项目改造完成。通用机场项目获军方批复。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高标准建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河坝镇王家湖村获评全省文明村,区市场监管局获评省文明单位。区文体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乒羽馆、电影院、游泳馆等投入运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千山红镇大西港村、河坝镇河心洲村分别创建为省级、市级同心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获全市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05户无害化厕所改造;新建农村公路19.3公里,改造危桥15座;自然村光纤通达率达90%,4G、5G网络覆盖率分别达95%、60%;行政村光网实现全覆盖,在全市率先达到全光网区(县)标准。新型电力建设、水利建设获全市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五是民生改善稳步提升。高质量完成15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新增城镇就业1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3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99人,发放创业贷款1831万元。追讨发放农民工工资1066万元。发放和支付各类社保待遇、“两项补贴”、“抚恤补助”等10.6亿元。全区职工、居民医保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66.45%、58.82%。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基础教育获全市“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奖”,“双减”工作进入全市第一方阵,获省市各类艺体竞赛和专业能力竞赛一等奖(金奖)14项,校园安全考核位列全市一类区县。完成千山红镇中心幼儿园、金盆镇庆成完小食(礼)堂等项目建设,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抓好健康大通湖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15%,人均住院费、次均门诊费同比分别下降22%、31%。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我区获省第二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共体改革做法获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介。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启动区人民医院与市中心医院合作办医,2个“名医工作站”率先落户大通湖。区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附属工程、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建设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千山红镇中心医院完成主体工程。体育事业有新突破,我区体育健儿在省十一届残运会上斩获3金1银,实现了我区在省残运会上奖牌数和金牌数零的突破。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提质,优化办事流程和办事时效,法定提速率升至99.77%,我区村民建房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入选省“揭榜竞优”典型经验,北洲子镇向东村“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获全市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六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准抓好疫情防控,成功处置“10.01疫情”,疫苗接种指标任务完成情况长期居于全市前列。全面完成居民自建房整治任务。积极应对长江流域60年来最严重干旱,抗旱保产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风险管控、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安全生产工作获市级先进、省应急管理厅直管行业综合监管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切实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工作获全省先进区县和全市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持续推进“平安大通湖”创建,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打好禁毒人民战争,加大对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突出违法犯罪打击力度,连续12年获评省级“平安区”,获评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区综治民调位居省、市前列,成功创建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区。

七是党的建设切实加强。政治建设考察实现全覆盖。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积极开展。全面开展“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创建,增创示范型小区党支部3个,新建两新党组织37个,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摘帽。北洲子镇、区委区管委会办公室2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分别获评省、市先进。创造“沟渠经济”发展模式,导入“公司制”管理模式,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能力,2022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5万元。打造“开放式党校”,建设党员干部培训阵地。意识形态领域全年无重大舆情发生,与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互动进一步加强,进一步讲好大通湖发展故事。发挥“党建+群建”引领示范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成效明显。深入开展违规举债和虚假化债、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专项监督,推动“洞庭清波”区域共建,相关做法得到省纪委监委专题推介。采取“巡审”联动模式,新一届区委巡察工作开局良好。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扎实推进清廉大通湖建设,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审计监督质效提升,区审计局连续4年获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表彰。

同志们,回首2022年,在面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多重困难叠加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管委会、区人大政协联工委对大家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与疫情防控、旧坟迁移整治、水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的所有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关心支持大通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不忘危、稳不忘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优质企业不多,主导产业不强,好项目、大项目少,一些重点经济指标完成不理想,2022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下降3%、31.4%,稳定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二是区财政刚性支出与收入增长的矛盾突出;三是安全生产、政府债务、疫情防控、大湖治理等领域风险隐患较大,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四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刻反思、着力解决、奋起直追。

二、准确把握形势,明确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一要把握好发展大势。从全国来看,尽管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极大振奋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精气神,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宏观政策和发展环境利好机遇叠加,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从全省来看,我省区位、科教、人力、产业、市场等方面优势明显,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在不断延续,2022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好于预期,全省经济加快发展潜力巨大。从我市来看,近年来,我市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的韧劲更足,特别是一批重大改革和政策举措的实施增添了发展底气,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推进鼓舞了发展士气,一批重大节会活动的举办聚集了发展人气,经济发展迎来新的前景。

二要把握好发展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五大政策取向,近期中央及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扩大内需等相关政策,今年还将陆续有系列利好政策出台。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洞庭湖总磷攻坚行动,加快建设一批风电、光伏、氢能、抽水蓄能项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扎实推进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国家重要新能源基地,推进洞庭湖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等等。我们要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动态,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切实把中央和省市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三要把握好工作要求。今年我们的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突出做好大通湖水环境生态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进“两区一地”建设,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大通湖开好局、起好步。

四要把握好工作目标。2023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提出以上目标,是区委科学研判内外形势而慎重研究确定的,与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相一致,与我区发展阶段与发展战略相吻合。实现预期目标,要牢牢把握四点要求:一要守正创新。紧跟新时代步伐,顺应新时代发展大潮,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不断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只要国家法律和上级政策允许的,我们就要大胆试、大胆闯。二要系统思维。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掌握方式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坚持在统筹中处理好局部和全局、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三要着眼长远。坚持以正确的政绩观涵养初心和增强动力,既要做利当前、解难题、惠民利的眼前事,也要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铺垫事,让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四要创先争优。敢于“跳起来摘桃子”,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对部署的工作,实行严格的进度把控,按期交账、对账、算账,定时定量抓落实,说到就要做到,承诺就要兑现。

聚焦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

做好2023年全区经济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集中精力干大事,心无旁骛抓落实,以重点带全盘,全力促进新发展。

(一)着力防污染、护生态,在生态建设上彰显大通湖担当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抓好大通湖生态治理攻坚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做强绿色经济,要让生态成为大通湖现代化建设最鲜明的特征。

高效能推进生态治理。突出大通湖水环境治理“一号工程”,落实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治理2023年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定期会商机制,广泛开展与技术团队会商,不断优化大通湖水环境治理路径,科学精准防控藻类水华,确保大通湖水质总磷浓度下降到0.09mg/L,其他指标达到III类水质以上,总体水质保持持续好转。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洞庭清波”“夏季攻势”“利剑行动”等专项行动。加强涉气企业的监管,加大扬尘、尾气的治理力度,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不断提升我区空气环境质量。重视做好黑臭水体治理,完成金湖渠、五一路沿线渠道黑臭水体治理。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强化农用地污染风险管控,开展土壤污染物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减磷控磷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垃圾填埋场腾退,确保年内腾退到位。

高标准抓好生态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全面推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抓好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常态化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全面落实林长制,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持续拓展国土绿化空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开展常态化巡林,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推进河(湖)长制,落实省总河长令的要求,加强河湖生态保护。

高质量推动生态发展。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力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抓实关键指标、重点事项,力争年内创建成功。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清洁生产。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不断做强水草产业,积极扩宽水草销售市场,提升大通湖水草的市场占有份额和品牌知名度;科学编制“洞庭之心,水草之都”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广“水草+”生态种养模式,实现治湖与致富双赢。

(二)着力谋长远、上项目,在产业建设上跑出大通湖速度

经济发展的根基在产业,产业建设的关键在项目,要把产业建设贯穿于全区经济工作始终,强化要素保障,做强实体经济,做大区域经济总量。

狠抓项目强支撑。充分发挥项目投资稳增长关键作用,推动市、区级56个重点项目建设。把准政策谋项目,紧盯政策动向,谋划一批城市更新、民生改善、生态环保、交通基础设施、乡村建设等领域项目,完成98个以上项目储备、包装任务。加快推进五门闸至煤炭湾四级航道等项目前期,实现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千方百计争项目,更大力度赴市跑省进京,确保更多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全方位争取专项债券、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转移支付等各类资金,确保立项争资资金突破4.24亿元。多措并举引项目,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措施办法,采取以商招商、跟踪招商、上门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方式走出去,主动上门对接,确保新签约项目15个以上,引进3类500强企业2家以上。举办“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活动,确保引进湘商回归项目4个以上。不断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提升质效建项目,加快实施南湾湖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胜利渠风电场项目、金盆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S218河口至北洲子公路、沅江市大通湖垸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大通湖部分)、环大通湖马拉松赛道、大通湖南岸观鸟平台等项目建设。

壮大园区搭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开发区工业主战场作用,推动园区扩面提质增效。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做好园区规划,统筹安排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依托区域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植物提取、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新引进符合产业规划项目6个以上。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标准化厂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扩容升级、职工宿舍楼建设。优化园区赋能,提高园区承接能力和审批效率,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一件事一次办”。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年内新增1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锚定植物提取产业总方向,实现“康玖堂生物”一季度正式投产,确保已引进的才广生物、禹健生物等项目年内全面建成投产,积极争取举办全省植物提取年会活动,确保年内新引进植物提取产业项目2个以上。

发展实体壮筋骨。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出台我区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着力构建全覆盖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深入开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确保年内新增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支持湘易康、金健粮食等重点骨干龙头企业扩规;支持格拉斯科技全面达产,开拓光伏板生产市场;支持思创传动创建省级“专精特”小巨人品牌;支持金盆镇丰汇麻业、千山红镇“历食记”、“森永内饰”等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北洲子镇“想呱呱”食品建成投产;支持金盆建民家纺、金鹏针织等项目开工建设;支持民生米业等企业盘活。做实区级领导、部门单位联系重点项目、帮扶重点企业机制,确保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服务真正做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区委、区管委会领导及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形成齐抓共管政务服务格局。

保障要素促发展。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全力处置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低效用地,扎实开展征地拆迁和土地收储工作,确保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足额用地。强化专项资金统筹力度,打破部门界限,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做好电力保供,满足重点企业用电需求。做好企业用工保障。持续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着力强“三农”、树标杆,在乡村振兴上打造大通湖样板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实现农业发展更出彩、农村面貌更美丽、农民生活更幸福。

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技、良法,着力稳面积、提单产、保增产,保持粮食面积产量整体稳定,完成市定任务。统筹做好市场化、政策性粮食收购,确保农民种粮卖得出、好粮卖高价。重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把粮食流通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田长制”为抓手,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积极开展粮食生产示范片建设,引进中联重科在河坝镇打造有机大米万亩示范片。

做优现代农业。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突出“两大两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做强大闸蟹龙头产业,及时出台支持大闸蟹产业发展政策,促推其在产业规模、效益上有新提升,力争新增大闸蟹养殖面积5000亩,新增产量100万斤,新增综合产值1亿元。以“一年都是采摘季,月月都有水果尝”为目标,以北洲子镇、河坝镇等为重点区域,推动四季果园打造。坚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加大“大通湖大闸蟹”和“大通湖大米”两大国家地标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运用保护推介力度,争创“大通湖大闸蟹”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注重品牌培育,确保新增绿色食品认证2个以上;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坚持走科技化发展道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创意农业、数字农业,完成“洞庭香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任务,推进数字技术在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控、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坚持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新机制,发挥土地国有、集中连片优势,土地流转率达到90%以上。积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出台政策支持主体做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大力引进中国农业500强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加强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美丽屋场建设、空心房治理、农村住房风貌管理、河道沟渠整治、村道清障等方面发力,以点带面提质升级,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建设样板,全年要建成5个以上的省、市级美丽乡村。制定考核办法,完善保障机制,巩固省、市各类示范乡村创建成果,推动已建成的美丽乡村向现代化迈进,让农民就近过上现代化生活。支持金盆镇积极推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全面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省、市水利部门,力争千山红镇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大通湖大型灌区新建工程,洞庭湖区重点垸(大通湖垸)堤防加固工程、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等。深化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重点推进农村道路畅通、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建设、数字乡村建设、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五大工程,不断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质量和覆盖水平,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强化乡村治理,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高标准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生态葬区建设,持续推进居民集中区、交通主干道等区域旧坟迁移,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巩固脱贫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防范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易地搬迁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产业发展与脱贫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更多留给脱贫群众。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好统一规划,提倡“一镇一品”“一镇一特”,推进沟渠经济发展,通过多元发展模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上年增长5%以上。各镇要利用现有果园、种养基地资源,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体验游、研学游,延长农业产业链,完善农村经济组织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着力补短板,提品质,在城镇建设上体现大通湖特色

着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结合湖乡特色、农垦元素等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完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人口、资源、要素集聚,打造精致、精美、精典的洞庭明珠小城。

增强城镇功能。实施做强中心城区战略,提升中心城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镇规划,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城镇风貌规划、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抓好中心城区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完成河坝镇建材市场片区、七星机械厂片区、老水利局家属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抓好城镇老旧管网更新改造,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进一步排查金盆镇、北洲子镇污水管网,提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确保达标。加快电网、通信网等建设,协调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新型通信、网络基础建设上发力,争取区域5G信号覆盖率达到85%以上。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充电桩设施。完善城区路网,完成映湖西路建设,将沿河北路、映湖路、创业路等断头路与滨湖路连通,形成闭环路网。完成中心城区人行道提质改造。完成人才公寓建设。及时启动老三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积极申报体育公园项目,提质改造生态公园;继续加快推进农垦公园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城市口袋公园,进一步提升城镇功能。

提升城镇管理。继续推进省级文明城区创建。不断充实城市管理力量,配强配优城管执法力量,在人员编制、人员选聘、力量整合等方面予以倾斜,构建全区综合执法机构。强化部门协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马路市场、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坚决取缔金泰市场周边、金圆市场东面、五一路银河市场及润佳超市前的马路市场。继续推进违建整治三年行动,完善拆违控违网格化体系,实现新发违建全面杜绝。将五一路、文化路打造成为严管示范路。重视物业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引导小区物业管理。持续抓好问题楼盘化解处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平稳发展。巩固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成果,依托网格化管理,抓好区容区貌提升整治行动,开展广告牌、指示牌更新清理、杆线整理等工作。各镇要对镇区卫生死角开展“清零”行动,积极引导镇区建筑统一风貌、风格。

繁荣城镇经济。以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让城镇活起来、消费旺起来。发挥文旅产业对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大通湖“春游绿境花海,夏赏碧荷万顷,秋吟稻浪金黄,冬观鸟翔鱼跃”四季印象,加大对外宣传,每季度以镇为单位开展“乡里乡气”乡镇文旅产业擂台赛,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实施“项目+景观”计划,让生态工程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乡村建设项目景观化、景点化,扮靓城乡,吸引游客。不断提质升级大通湖生态旅游区、南洞庭国际湿地、大通湖东岸生态长廊、大通湖水生植物园等景点,改善金盆镇五门闸区域的基础设施,推进大通湖生态旅游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持续提升金秋品蟹美食节的影响力,着力将“大通湖马拉松赛”“大湖音乐节”打造成为区域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将开发民宿作为提升我区对外接待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统一规划,构建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打造临大通湖、临漉湖两大民宿片区,今年要实现每个片区新增200人以上的日接待能力。积极引导、支持依托农家乐、民宿等开展星级乡村旅游点创建。加快推进通用机场、航空飞行营地等建设。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以及餐饮、购物、娱乐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培育优质市场主体,为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打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品牌,提升消费品质,培育限上商贸企业6家,限额以上大个体5家。

(五)着力惠民生、增福祉,在民生改善上体现大通湖温度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好,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重点群体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0人。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深入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行动,构建更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基金风险防范,维护基金运行安全,按时足额发放和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底功能,保障低收入群体、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群体基本生活。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农垦博物馆、档案馆等场所建设,完善镇村文化服务站(中心)基础设施。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阵地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推进教育“三大工程”,完善编制全区教育规划布局。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抓实教育常规管理,努力实现全区学校教学质量全面进位。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启动区级骨干教师评定工作,完善教师管理与待遇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河坝镇中心完小食堂、老河口完小食堂、金盆中学运动场建设。继续抓好艺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工作,持续推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持续抓好校车安全、防校园欺凌和防溺水等工作,坚决守牢校园安全底线。

推动健康大通湖建设。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高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做实区人民医院与市中心医院合作,发挥“名医工作站”作用,让群众能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在分级诊疗、资源下沉、信息平台建设、人才流动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确定全区医疗机构发展战略定位,推进区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和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发展,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功能,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落实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着力守底线防风险。扎实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科学高效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坚持问题导向,优化服务措施,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持续加强道路交通、城市燃气、建筑施工、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万全准备守护万家灯火。各级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化存量、控增量。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防止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统筹做好防汛抗旱、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极端天气应对等工作。不断深化平安创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统筹抓好新时代禁毒、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加强“一老一小”权益维护和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治理工作,有力守护人民安宁幸福。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抓好“八五”普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动更高标准的省级信访示范区创建。

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发展保障

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关键在党。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区域发展各领域、各方面,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着力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能力锤炼,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扛牢抓经济工作的政治责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谋发展,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保证区域经济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奋力推动各项目标落地落实落细。

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实现整建提质专项行动“降级降等”工作目标,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域开展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完善基层末端组织结构,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扎实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开放式党校”效能。

着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断健全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置机制,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课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学习模式,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培训。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制度为抓手,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挖掘和利用大通湖农垦文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加强宣传舆论阵地管理,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全方位推介、宣传、展示大通湖,讲好大通湖发展故事。

着力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开展“柔性引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注重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生态治理、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一线历练、考察和识别干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和“三个区分开来”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那些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敢担当、阳奉阴违的干部没有市场。

着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严格执行中央纪委关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的意见和省纪委20条措施,对党的二十大后依然不收手不收敛、顶风违纪的,一律从快从严从重查处,对仍然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的,一律先免职再从严查处。严格执行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及省纪委“十必严”措施,督促落实“两张清单”任务要求,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聚焦生态环保、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民生事业等领域,紧盯影响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影响安全发展的不正之风,强化监督检查。针对村(社区)财务管理不规范、公职人员酒驾醉驾问题,进一步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注重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贯通协同高效,提高党内监督质效。培树培优清廉单元样板,建成水生植物园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推进清廉大通湖建设。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只有落实,蓝图才能实现;只要落实,蓝图就一定能实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级带着一级干,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勇毅前行、团结奋斗,以各自工作“小成”来推动全区工作“大胜”,奋力谱写大通湖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大通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