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坝镇2022年度政府经济工作报告
同志们:
这次镇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工作,动员全镇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推动我镇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河坝团结奋斗。
一、全面总结成绩,坚定发展信心
刚刚过去的2022年,极其难忘、历历在目。面对严峻复杂疫情、历史罕见旱情等挑战,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镇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务实担当、团结干事,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领域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2%,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
一是产业发展彰显活力。重点项目建设有新突破。湘易康入选全市民营企业20强。东大光伏稳定发电量1亿度以上。华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规,润家超市进入限上企业行列。完成“个转企”工程8家,新增市场主体315家。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辖区内企业留抵退税7800余万元。农业标准化创建有新成效。高标准建成新秀村、老河口村、铭新村、三财垸村万亩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片、河心洲村千亩脐橙种植示范点。全年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69万元,扶持大闸蟹出口基地、蔬菜加工基地、育秧连体大棚等特色产业建设。国清农机成功申报水稻烘干中心建设项目。特色品牌打造有新进展。全年发展“水草+”大闸蟹2876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文旅融合发展有新途径。全力保障了大通湖区文旅融合发展大会暨金秋品蟹节、“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系列活动暨大通湖半程马拉松赛等文体活动的成功举办,“水草+”文创产品备受群众青睐。
二是生态建设持续向好。水环境生态持续改善。坚持把大通湖水环境治理作为我镇“一号工程”来抓,全力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扎实完成大通湖水生植被种植与水质改善(五期)工程6.7万亩。临湖1000米内精养鱼池“水草+”全部实施生态转型,入湖口考核获市级奖励资金157.5万元,大通湖水质持续向好,总体评价保持在IV类。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有效有力整改秸秆禁烧卫星遥感火点反馈问题,组织秸秆禁烧日常巡逻督查132人次,依法立案处置14起14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断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实效。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15万亩、秸秆还田6.6万亩、绿色防控6.5万亩、统防统治8.5万亩,稻虾育养分离面积达24600亩。全面开展“洞庭清波”专项整治,完成样板河老三运河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禁捕退捕成果不断巩固。全年累计巡查200余次,清缴摧毁渔具370余副,整改违法行为119起。中央、省环保督察各项反馈问题整改销号任务、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全面完成。
三是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区级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获评全市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全镇水稻全程机械化率达95%以上,处于全区领先水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成高标准农田7954亩,实现田长制全覆盖。全面完成小水源项目建设,更新改造电排12个,完成重要渠道清淤疏浚引水9.86公里,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灌溉用水。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全面完成三大排查行动,脱贫人口与监测对象全年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9.07%,高于全区增速。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铭新村获评市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王家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入选湖南省资源开发型100个典型案例之一。移风易俗有新气象。强力推进居民集中区、交通主干道等区域旧坟迁移整治,全年完成旧坟整治1287座,建成公墓三期墓穴位1640座,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是城乡面貌展现新风。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完成迎宾路、五一路等市政工程设施改造,完成金圆市场片区、口口香片区、保险公司家属区3个老旧小区改造,河坝公交停保场项目全面完成,“一河两岸”综合整治项目改造完成。通用机场项目获军方批复。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完成村庄沟渠绿化26公里,省主干道序化、美化30.15公里,成功打造11条村庄绿化示范带,老河口村市级美丽乡村通过验收,河心洲村成功创建市级同心美丽乡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新建农村公路8.1公里,加宽农村道路4.2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0.98公里,改造农村危桥3座,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五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努力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我们“干的事”。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阶段防控措施,为有困难、有需求的群众及时送去“健康医药包”5000余份,全镇疫苗前三针接种率达到99%,有效筑牢免疫屏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9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0人,银河社区获评省级充分就业社区,铭新村获评市级星级基层就业服务平台。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以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件事一次办”落地见效,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打造精神文化生活高地,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宣讲一系列文化活动,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银河社区获评省
级社区青春行动优秀社区,王家湖村获评全省文明村。
六是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持续推进平安建设,扎实开展自建房排查、安全生产两个“百日攻坚”行动,排查整治一批重大风险隐患,真正做到了“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深入开展网上“扫黄打非”斗争,银河社区被评为省级“扫黄打非”示范标兵单位;积极稳妥应对极端天气,成功应对长江流域60年来最严重旱情,穷尽一切办法投入防旱保产工作,有效遏制森林火灾,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成功创建市级信访工作示范乡镇,全年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零发生,降级降等目标如期实现。
七是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充分发挥。坚持去“三化”,做好“密切联系群众+五个到户+村(居)民代表”的结合文章,发动845名村(居)民代表与18392户村(居)民进行了全覆盖的结对联系。城市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显现。成立碧桂园城市小区党支部。高标准完成三区一中心分区建设,创新开展亲子活动、一老一小服务、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活动,盛世华都、糖果厂小区完成功能型党支部打造。整建提质专项行动强力推进。收集、创新五种情形教育视频,切实解决五种情形问题51个,化解民生问题260个,银河社区整建提质重点单位顺利通过市、区验收,沙堡洲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如期摘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域全年无重大舆情发生,党管宣传不断加强,外宣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对外推送信息报道155篇,其中央媒2篇、省媒28篇,进一步讲好了河坝故事。党风廉政建设纵深发展。持之以
恒整顿作风,扎实推进清廉屋场建设,成功打造王家湖村清廉屋场会,完成专项督查25次,日常谈心谈话37人次,诫勉谈话6人,提醒谈话15人,党纪处分10人,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善。
同志们,回首2022年,大事要事叠加,急事难事交织,既有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又有抗击疫情旱情的“加试题”,更有“两区一地”建设的“新课题”。在区委区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勇于“挑战不可能”,敢于“跳起来摘桃子”,在防住疫情、稳定经济、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镇上下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大家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与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镇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的所有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关心支持河坝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方能克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受经济下行、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及预期,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滞后;产业链不够完善,重点税源企业偏少,文旅结合文章有待深化;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医疗水平还有短板;安全稳定风险不容忽视,生态保护治理任重道远;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担当精神不强、专业能力不足,“躺平式”干部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
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科学研判形势,抢抓发展机遇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必须精准判断形势,把握发展趋势,锚定发展目标。
从国际来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但“一带一路”充分挖掘和释放沿线国家市场潜力,为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从全国来看,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迎来了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的重大转机,这是我们实现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重大利好。中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将加快恢复,助力扭转偏弱的市场预期,居民消费将逐步提升,消费扩容升级潜力较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需求旺盛,国内统一市场建设边际效应加速释放,将有力拉动经济增长。
从我区来看,打造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先行区和农垦文旅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目的地的定位越发坚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基础设施品质更高,招商引资力度更大,经济发展迎来机遇期。
从我镇来看,未来发展面临一系列机遇利好。我镇区位优势
明显、投资环境优良,发展的态势良好、机遇空前,民宿片区、
农垦博物馆、城市口袋公园等将在我镇落地,全域旅游基础将逐
步完善。因此,只要我们众志成城,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抢占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主动,开创发展新局面。
2023年的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推进“两区一地”建设,以建设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河坝”为奋斗目标,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着力打造“洞庭之心、水草之都”,做实做强“工业园”和“农业产业园”,紧紧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主题,始终突出“基础设施、人民增收、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四个重点,突出做好大通湖水环境生态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树立河坝标杆、争创河坝标准,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河坝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实现安全生产零责任事故目标,绩效考核进入全区一类单位。提出以上目标,是镇党委科学研判内外形势而慎重研究确定的,与中央和省、市、区部署要求相一致,与我镇发展阶段与发展战略相吻合。
三、聚焦重点工作,谱写发展新篇
做好2023年全镇经济工作,要学深悟透中央和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集中精力干大事,心无旁骛抓落实,以重点带全盘,全力促进新发展。
(一)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在推进河坝高质量发展上走出新路子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发展,更离不开项目建设。立足河坝现有发展实际,我们要以更实举措,下决心研究产业、引进项目,把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贯穿于全镇经济工作始终,加大招引力度,发展实体经济,做大经济总量。
1. 解放思想立项争资。紧紧抓住国际继续扩大内需的契机,及早谋划,主动出击,积极编制、申报、跟踪项目,全力向上争取资金。一要咬定目标任务。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立项争资的目标任务分别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完成立项争资300万元。全镇上下要坚持目标导向,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花更多的功夫,细化工作方案,量化工作任务,严格对照时间节点推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要抓好项目申报。围绕我镇开展的工作重心,重点在入湖口水质考核奖励、美丽乡村提质改造、移风易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强镇等创建的项目中积极申报,提前谋划储备好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十四五”中期调整规划。三要创新工作举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打破思维定势,创优工作方法。要勤于“跑省跑市”,善于“巧借东风”,打好感情牌和工作牌,积极主动加强省市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汇报,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落地。
2. 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以“抓大不放小”的原则,进一步激活招商存量、扩大招商增量、提升招商质量、破解招商难题。一要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强 用地保障,盘活土地存量资源,并将闲置土地资源挂网招商,吸引企业落户河坝。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放管服”各项部署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二要建强专业化招商队伍。定期对全镇招商人员开展招商政策、产业知识、招商技巧等业务培训和招商实训,特别是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业务培训,强化产业分析研究,精准把握全市及周边重点产业和企业情况,提升谈判、沟通等专业技能。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健全招商引资举措办法,落实“谁引进谁受益”的原则,对标做实联点领导、部门单位联系重点项目、帮扶重点企业机制。对返乡创业、创新创业的市场主体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的项目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同时,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力争普查数据上报率和通过率在全市排名靠前,个人和集体争先创优。
3. 竭尽全力壮大实体。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紧盯10272万元税收任务,扩规湘易康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实现税收3000万元以上;支持尔康碳酸锂项目年底前竣工投产;启动农乐垸村、王家湖村片区80MW光伏项目建设;鼓励华益生物新增加工生产线,实现年产值7000万元。同时,进一步摸清镇域范围企业底数,加强税收监管,积极上门对接,培植飞枫牲畜屠宰公司入规,扶持馨蕊主题酒店、银河市场进入限上企业行列。
(二)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开拓新局面
锚定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市级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市级农业产业强镇目标,积极探索具有河坝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推动实现农业发展更出彩、农村面貌更靓丽、农民生活更富裕。
1. 让农业发展更出彩。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镇的头等大事。一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有序退出流出耕地,扛稳粮食生产政治责任,确保9.2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落实早稻种植面积2.4万亩、集中育秧面积1.8万亩;持续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中联重科在老河口村、新秀村、铭新村建设优质有机大米万亩示范片,打造河坝优质大米品牌;大力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均衡分配机制,形成产业联盟,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同时,通过与农户签订优质稻订单稻谷收购合同并以政府背书担保的形式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二是培育有社会责任感的经营主体。要继续扶持现有企业、合作社升级申报农业建设项目,做强国清农机国家级农业合作社、平平果业农业龙头企业、赵兵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扩大农乐垸村卜豆角加工规模,做大做强农乐垸村及周边村蔬菜种植,鼓励以入股分红模式,引导新增粮食、蔬菜、农机农业合作社经营主体各2-3家。同时,提升农业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在农丰村、河心洲村、新秀村新增5个40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和4台插秧机、4台植保无人机,推动双季稻丰收增产。三是展示乡村振兴成果。要高标准举办好全市乡村振兴流动现场会,建设好王家湖村农机展示体验示范走廊,加大宣传力度,以点带面,推动王家湖村美丽乡村提质升级。四是做好土地流转与产业结合的文章。以河心洲村作为区级土地流转试点单位和“土地丈量行动”为契机,助推全镇2023年土地流转率达到90%以上,并培育一批市场主体,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
2. 让农村面貌更靓丽。一要持续优化乡村建设。从美丽屋场建设、空心房治理、农村住房风貌管理、河道沟渠整治、村道清障等方面发力,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主次干道美化工作、房前屋后庭院建设以及田间地头废弃物清理,在土地流转协议中明确种植大户废弃物清理责任,改进农村卫生清洁服务管理模式,争创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度“十佳”乡镇。同时,要实施“项目+景观”计划,让生态工程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乡村建设项目景观化、景点化,扮靓城乡,为全域旅游打基础。二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简化村规民约,以户为单位建立道德档案,直接将村民好与坏的表现计入道德档案,不做蓑衣文章,确保好操作好管理,作为村民或其子女在招工、征兵、发展党员、评先评优等事项中的政审重要依据,切实规范群众行为。另一方面,结合周报告网小格工单诉求、志愿者活动,倒逼工作落实、见成效。三要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要依托红白理事会介入丧事办理,推广树葬、草坪葬、河湖沟渠葬,大力提倡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丧事,扩建河心洲公墓四期,完成迁坟1000座以上,倡导丧葬新风。
3. 让农民生活更富裕。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范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结对帮扶人相关责任,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探索完善产业发展与脱贫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脱贫户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保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增速。二要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成立小龙虾养殖、大闸蟹养殖、蔬菜种植等协会,规范种养行为,形成规模和市场,完善特色种养产业链;引进重庆申泰在农乐垸村发展澳洲蓝龙虾养殖500亩,按“养殖+景观”模式建设基地。三要大力发展小果蔬产业。以打造“四季果蔬”为目标,重点打造以河心洲村为中心的2个农产品观赏园、2个蔬菜观赏采摘园、5个小水果采摘园,建好农丰村、三财垸村的特色水果、蔬菜产业,力争实现原建制分场都有1个果蔬园;打造主干道S217、S307、三六公路、二四公路、环城北路沿线果蔬产业,建立果蔬采摘体验带,发展亲子游、线下体验游。指导做好农副产品包装。四要大力发展沟渠经济。全镇要完成沟渠经济林种植范围40公里以上,重点打造二三公路、三六公路、二糖公路、环城北路为整体的沟渠经济林带,整村推进沿湖四村(老河口村、铭新村、新秀村、沙堡洲村)沟渠经济林。同时,积极探索临湖沟渠水生经济植物种植,如芡实、湘莲等,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多方位发展。五要着力推动沿湖四村文旅融合发展。继续加大沿湖四村美丽乡村创建力度,完成环大通湖马拉松赛道、大通湖南岸观鸟平台等项目建设。鼓励扶植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自主创业,打造临大通湖民宿片区,以锦大渔村、玖幸民宿、大嘴巴、大通禅寺为节点发展民宿产业,实现新增200人以上的日接待能力。高质量举办“乡里乡气”文旅发展擂台赛、休闲垂钓等活动,促推文旅产业发展。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取得新成效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在生态系统治理上出真招、生态保护上出狠招、绿色发展转型上出实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色成为河坝的鲜明底色。
1. 系统推进生态治理。一要突出大通湖水环境治理“一号工程”,2月底前陆续投放白鲢苗6000斤,入湖沟渠种植常绿苦草、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等沉水植物,确保大通湖水质总磷浓度下降到0.09mg/L,其他指标达到III类水质以上,总体水质保持持续好转。二要减少空气污染源头。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引进一家秸秆回收综合利用企业,鼓励并支持购置收割碎草一体机,配合秸秆转运公司转运,不断提升空气环境质量。三要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化肥减量技术培训和服务,鼓励水旱轮作、绿肥种植等,奖励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主体设置水肥一体化装置,强化农药生资市场管理,引导高效灌溉,抓好稻虾尾水治理。四要深入开展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洞庭清波”“夏季攻势”“利剑行动”等专项行动,常态化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坚决打击在水源保护区内种植作物和养殖畜禽行为,提高沙堡洲村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保障沅江市大通湖垸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大通湖部分),启动老三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2. 从严抓好生态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全面落实田长制,严格对标丘块图狠抓耕地保护,确保完成流出耕地年度恢复任务,实现全年“双零”目标。严格落实林长制。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持续拓展国土绿化空间,完成1300亩植树任务,常态化开展巡林,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推进河(湖)长制,按照湖南省第7号总河长令的要求,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打造大新河样板河,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3. 稳步推动生态发展。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扛牢年内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属地责任,抓实关键指标、重点事项,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要严格落实“洞庭之心,水草之都”发展规划。聚焦稻虾套养等水草需求,联合沙堡洲、铭新村、新秀村、老河口村发展水草产业联盟,重点培育1-2个水草品种,打通周边区县销售渠道,做强水草产业,提升大通湖水草的市场占有份额和品牌知名度。同时,依托和平欣达、小康村、湘运公司打造5000亩生态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大闸蟹出口基地,带动农户发展大闸蟹养殖2000亩,重振大通湖大闸蟹雄风。
(四)坚持基础完善、管理提升,在构建城乡协调发展上呈现新格局
着力完善镇域内城区、乡村的硬件设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为大通湖区打造农垦文旅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目的地奠定基础。
1. 提质城区建设。更新改造老旧小区管网,完成河坝镇建材市场片区、七星机械厂片区、老水利局家属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加大马路市场、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金泰市场周边、五一路银河市场及润佳超市前的马路市场,将五一路、文化路打造成为严管示范路;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以及餐饮、购物、娱乐等传统服务业。
2. 升级交通建设。力争将三六公路、二糖公路、二四公路两纵一横主干道纳入“十四五”中期规划调整和2023年全区产业振兴路建设,年内实现一条路的“白改黑”开工建设,为串联小果蔬农产品水果地图、沟渠经济林构建小型旅游环线做铺垫,为乡村振兴现场观摩点落地河坝打基础,并积极配合通用机场、航空飞行营地、S218等建设,做好项目建设施工环境维护。
3. 完善水利设施。结合大通湖涝区二期项目建设,在现有水系基础上,拆除重建十二电排、十六电排、三十三电排,升级改造四电排、六电排、七电排、二十三电排、三十一电排,新建纵干二渠柳登河电排,不断提升排灌效率和质量,优化全镇电排运行结构,确保镇域水系畅通。同时,要依托智慧泵站等项目基础,节约电排运行成本,降低能耗。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年内建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
(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上展现新作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兴国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的底气,我们要努力让人民安居乐业,让老百姓有想头、有盼头、有奔头。
1.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始终把就业这个最大民生牢牢抓在手上,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一要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困难人员就业。二要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上级就业平台,培训乡村工匠、苗木经济人、文旅行业等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以农业技术为中心,单独设立培训基金,对有发展产业意向的群众进行龙虾养殖、大闸蟹养殖、水草养殖、水稻种植等技能培训。三要建立人员需求台账。一方面,与区镇级企业、合作社加强对接,拓展招工用工信息渠道,及时收集发布招聘信息,让有意愿的人员找到合适岗位。另一方面,对镇域有就业需求的人员建立就业台账,加强两者对接,及时、针对性提供相关就业信息,鼓励农民就近务工,实现精准就业。
2.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兜住底线,老百姓才更有底气,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一是大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保全民参保,构建更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强化低收入家庭救助帮扶,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提高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阵地建设,完善镇村文化服务站(中心)基础设施,广泛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文化惠民活动。同时,完成镇政务服务大厅升级改造,创建市级乡镇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示范点。四是突出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功能,提高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落实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3. 扎实推动平安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关心关注原农场国家干部、非职工、住房领域安全、办证信访事件,主动介入中心城区房屋安全信访纠纷,力争化解信访积案50%,持续推动更高标准的省级信访示范镇创建,力争民调工作在全市保20名争前10名;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持续加强道路交通、城市燃气、建筑施工、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万全准备守护万家灯火。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统筹抓好新时代禁毒、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加强“一老一小”权益维护和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深化平安创建,增强群众防范风险安全意识,有力守护人民安宁幸福;继续巩固提升银河社区国家级综合防灾示范社区建设成果,增强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以铭新村、农乐垸村为试点,铺开“智慧乡村”治安防控,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坚持党管经济,强化发展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
坚持落实党管经济之责。做好经济工作,必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把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党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各项经济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见效。要扛牢抓经济工作的政治责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谋发展,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对镇党委定下来的事情,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坚持提升干事创业之能。经济工作专业性强,经济社会活动复杂性全面上升,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提高能力水平是适应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的迫切需要,也是完成新的重大使命任务的根本保障。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和满足群众新期待、新需求,切实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努力成为领导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明白不罢休,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
坚持弘扬真抓实干之风。三分部署,七分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2023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已经明确,关键在落实。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和总书记的要求,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破僵化的干部制度对“躺平式干部”的保护,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把心思用在推动发展上,把精力放在狠抓落实上,在全镇上下形成奋发图强、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要以清廉机关建设为抓手,将清廉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为推动河坝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要加强督促检查,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和镇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及重点工作,坚持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相结合,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努力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区委、区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只争朝夕加油干,不负韶华再出发,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河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