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0-12-01 10:05 作者: 浏览量:
A+A-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成为国家发展“七大战略”的新成员,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

1、战略内涵

目前,乡村空心化、老龄化、部分凋敝的趋势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城市相比,乡村发展速度更慢、质量更差、问题更突出,乡村发展始终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短板。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

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建设现代化强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农民的小康,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的振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农村和乡村的短板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水平。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长久的战略支持。

2、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总要求也就是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从历史纵向发展看,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更高远、更艰巨。

产业兴旺。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支柱,也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为此,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尤其要发展绿色生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互联网农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生态宜居。我们要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更加突出乡村生活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乡村的产业结构,保持乡村的自然风貌,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风文明。所谓乡风文明,是新型乡村文化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乡村居民所具有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我们必须在农村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乡风文明的引领作用,增强乡村发展的软实力。

治理有效。这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制度化、法治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生活富裕。这是建设美丽与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帮助农民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农民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这五大战略目标中,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础、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五大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存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践之中。

3、战略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内涵丰富而深邃、战略目标明确而高远,而且路径清晰而系统。这一新战略的主要路径为:

(1)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三处提及“优先发展”,强调教育、农业农村及就业都是必须优先发展的事业。在这“三个优先”中,教育与就业的优先发展包含农村教育和农民就业的优先发展。新时代,我们要自觉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2)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在体制机制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深化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在政策体系方面,强调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在工作重点方面,特别强调“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些根本性、制度性以及政策体系问题的战略决策,既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又给农民服了一剂定心丸。

(3)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于我国“三农”发展的总思路,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强调“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现代化不仅有农业现代化,而且有农村现代化。因此,现代化行列中加入“农村”二字,充分反映了党对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新认识。农民是农业与农村的主体,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实质上是人的现代化,即农民的现代化,其中自然包含乡村的振兴与现代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