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南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第26号问题 整改工作完成情况的公示
一、反馈问题
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大通湖流域范围内农田面积约52万亩,养殖废水、农村面源污染物及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大,2020年1-6月份大通湖水质为Ⅳ类,7、8月份为V类,出现反复。
二、整改目标
大通湖国控断面水质总磷浓度持续下降。
三、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
2019年以来,大通湖水质连续38个月保持在Ⅴ类以上。2020年水质总体评价为Ⅳ类,总磷年均值0.097mg/L,其他指标均值在Ⅲ类水质以上。2021年1—11月水质总体评价暂为Ⅳ类(其中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9月、10月为Ⅳ类,11月为Ⅲ类,其他月份为Ⅴ类),总磷浓度均值0.0997mg/L,同比2020年1—11月(0.103mg/L)下降了3.2%,水质持续向好。
1.在截污方面。一是深入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20年整合资金2亿元以上,实施了各镇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工程以及中心城区和镇规划建成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工程,累计铺设污水收集管网123千米。2021年完成污水管网建设30千米,实施6个污水处理站建设,基本实现中心城区、镇规划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率分别达到98%以上、95%以上;二是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断推进全区化肥减量问题。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合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强化稻虾养殖尾水管控力度。遵循“控饵活水、分区管控、循环利用、强化净化”的总体思路,出台《大通湖区精养池塘尾水排放管控方案》,按照“三池两坝”技术规程,实施千山红镇、河坝镇尾水治理工程,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养殖产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1年完成农村户厕提质提标改造2302户,其中对五七运河周边农户208户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增添。四是深入开展流域禁“磷”工作,全年开展了4次联合专项执法检查,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行为,流域内居民“禁磷”意识普遍提高。
2.在退养方面。一是巩固精养鱼池退养成果。出台了大通湖区《2021年度临湖1000米精养鱼池退养减排转型扶持奖补方案》,重点抓好大闸蟹养殖、水草种植等转型发展,区域内临湖1000米范围内精养鱼塘区域内已完成退养。同时,不断强化摸排巡查,严防退养反弹。二是全力打造水草种植基地。聘请了技术团队编制大通湖区1万亩水草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水草+”产业,目前已发展水草产业面积近6000亩,使退养渔民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大湖治理有了优质的水草保障,还为其他地区水生态修复提供了水草种质资源。“洞庭之心、水草之都”初步成型,产业转型路径成为区域典范。
3.在疏浚方面。持续推进河渠清漂清废工作,保持河道常清常洁。今年来,共设置修缮清废入湖永久拦截网45处,完成河渠清漂2140多公里,清除水葫芦等漂浮物6722.3吨,河湖面貌得到持续改善;开展大通湖流域疑似乱占问题清理,完成湖内10处房屋拆迁。
4.在活水方面。一是加强大湖换水保障与监管。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水位调节和换水工作。2021年共向市工作组提出18次申请,强化了水位调节和换水工作,保障了大湖水生植被的恢复。严格落实各限时段期临湖电排口及向主要通湖渠道电排不外排的相关管控要求,确保沿湖38个排污口不排入大湖。二是实施活水工程。2021年,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对大湖周边5个通湖涵闸的改造、维修工程,启动了大新河节制闸和金盆河节制闸建设。
5.在增绿方面。一是湖内增容构建生态系统。实施水生植被恢复工程,从中央深水区向岸线依次构建“沉水—浮叶—挺水植被带”,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生态功能作用。2020年在上年基础上又成功恢复挺水植被5000亩(主要是菰、野生红莲和香蒲等);恢复浮叶植被500亩(主要是睡莲、芡实、黄花荇菜等);恢复沉水植被3000亩(主要是轮叶黑藻、苦草、常绿大苦草和穗花狐尾藻等);为搭建稳定大湖生态系统,控制藻类生长繁殖,2020年3月和4月先后两次投放了白鲢60.7余万斤、蚌30万斤;2021年恢复挺水植被(主要是菰、香蒲、野生红莲)4000亩;恢复浮叶植物(主要是睡莲、芡实)300亩,恢复沉水植物(主要是苦草、轮叶黑藻、菹草、穗花狐尾藻)4.18万亩;投放白鲢大苗、白鲢寸苗、螺、河蚌、鳡鱼达65万余斤。同时为保证大湖水生植被不受食草性鱼类啃食影响生长,清捕杂食性鱼类150余万公斤。2021年9月,启动国控点外围450亩和6400亩的加密网布置,开展国控断面外围6400亩水域的鱼类清捕;10月份以来,按照武汉技术团队于丹教授的建议已暂停全湖清捕;同时对国控点外围450亩水域开展水草种植工作,主要是种植常绿大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投放水鳖。二是入湖口及沟渠增绿举措实施生态拦截。完成大通湖湖泊缓冲带入湖河口湿地,对入湖河口实施多级人工湿地改造,恢复湿地面积2290多亩;全面实施入湖河渠增绿(水生植被恢复)建设工程。2020年10月,对全区14条河渠上溯3公里范围内进行湿地植物恢复及岸边整治;2021年10月以来,开展入湖河渠增绿项目二期工程,对已实施的14条沟渠以及新增的28条沟渠开展冬季水草种植,计划种植构建以睡莲为主的挺水植物群落,现已完成睡莲的种植。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部专题督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大通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要求,在武汉大学于丹教授团队科学指导下,近远期重点抓好湖内水草种植和入湖河渠生态湿地建设,继续修复生态系统;加快生态转型试点进程,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引导区域内群众探索生态种养的新路子;深入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中心城区和各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加大稻虾养殖尾水和鱼塘尾水管控力度,严格落实各限时段期临湖电排口及向主要通湖渠道电排不外排的相关管控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引水活水工程施工进度,及早获得与外界开放式水体交换能力,提升湖体的自净能力,确保大通湖水质持续向好。
益阳市大通湖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