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坝镇发展绿肥生产 实施方案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
河办发〔2021〕35号 河坝镇党政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1年河坝镇发展绿肥生产 实施方案》的通知 镇属各单位: 《2021年河坝镇发展绿肥生产实施方案》经主要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坝镇党政办公室 2021年9月15日 2021年河坝镇发展绿肥生产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打好打胜“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根据大通湖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印发大通湖区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大生环委发〔2021〕5号)要求,结合全镇农作物种植结构状 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乡镇主责、村组主抓、农户主体”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大户推动,以扶持种粮大户发展绿肥生产为突破口,继续推动绿肥生产,确保我镇绿肥种植面积达到2.58万亩。 二、工作重点 (一)优化种植结构。全镇绿肥生产以发展紫云英为主,以腊菜、肥用油菜、肥用萝卜等菜肥兼用型经济绿肥作为补充,紫云英面积达1.43万亩以上。紫云英在9月下旬-10月上旬适播期完成播种,腊菜、肥用油菜、肥用萝卜等菜肥兼用型经济绿肥在11月中旬前完成种植。 (二)打造示范样板。绿肥生产工作既要有点,也要有面,坚持点面结合。为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村应选择交通方便、田块集中和有影响力的农业经营主体办好1—2个重点示范片,辐射带动全镇冬季绿肥的生产,全镇建设重点示范片1300亩,其中王家湖村国清农机合作社300亩,负责领导为镇党委书记曾勇同志,技术指导为陈再文同志;省道307新秀村段600亩,负责领导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小元同志,技术指导为陈再文同志;县道006铭新村段400亩,负责领导为副镇长吴驰同志,技术指导为陈再文同志。 (三)强化技术支撑。镇农业中心会同区农技中心通过开展绿肥种植技术培训班、编印绿肥适产栽培技术资料、送技术下乡等形式提升种植户专业种植能力。通过培训一批农业专干、抓好一批种植能人的方式,壮大我镇专业种植队伍,优化我镇种植技术。 (四)加强田间管理。各村要按照绿肥生产栽培技术要点指导督促农户搞好田间管理,开好“三沟”,防止稻田渍水。农业中心建立督查和考核制度,切实督促各村落实栽培技术要领,保障绿肥生产质量。 三、强化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绿肥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徐小元同志任组长,吴驰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各村联点镇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党总支书记和各村联点办(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绿肥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镇农业中心,由陈再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镇绿肥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协调解决绿肥生产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环环有人管,事事有人抓。要严格落实村总支书记为绿肥生产第一责任人,镇领导包村、村级干部包组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制见附表)。 (二)积极加大资金扶持。区财政将根据绿肥种植面积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主要用于补贴绿肥种子和开沟管护费用。区农业部门审核确定的重点示范片采取补助和奖励相结合,对生长正常的油菜和紫云英补助物化成本30元/亩和80元/亩,对示范效果好的油菜和紫云英奖励50元/亩和100元/亩;重点示范片以外的大面积紫云英补贴种子款40元/亩,生产正常的另外补贴开沟和管护费用40元/亩。以上补助面积均不得超过计划面积。 (三)大力加强宣传发动。镇村要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层层发动,把任务落实分解到村组、到农户、到丘块。要充分利用村村响、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发展绿肥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升农民的耕地质量保护意识,让发展绿肥生产成为社会共识。 (四)切实强化督查考评。根据“洞庭清波”专项行动的要求,市、区将绿肥生产纳入专项考核范围。各村要严格按照种植要求和时间节点落实好相关工作。在绿肥播种、开沟和翻压等关键时节,镇农业中心要深入实际,加强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顺利完成我镇绿肥生产任务。镇相关部门将会同区督查室开展绿肥生产工作专项督查,以严格严肃的督查考评方式促进工作落实到位,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将及时进行表彰和推广;对应播未播、应种未种的,查原因、查责任,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通报和追责。 附件:1. 2021年河坝镇绿肥种植计划任务表 2. 2021年河坝镇绿肥生产重点示范片责任表 3. 2021年河坝镇绿肥生产责任表
河坝镇党政办公室 2021年9月15日印发 |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 生态环境 | ||
一级事项 | 其他行政职责 | 二级事项 | 生态建设 |
公开时限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公开方式 | 主动 |
公开依据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 | ||
公开主体 | 农水办 | ||
公开层级1 | 县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两微一端,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 |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