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稻蟹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6-10 16:19 作者:叶剑 浏览量:
A+A-

叶剑委员的发言

——关于加强稻蟹产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一定提升,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也有较大进展,但仍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等传统作物为主,尽管发展了稻虾共生、特种养殖、中药材等产业,但是规模不大、标准不高、效益不佳,产业带动示范效应不明显,人少地多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离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还有差距。随着大湖水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种养业农药化肥(氮、磷)等的使用要求将会越来越严,发展可持续的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刻不容缓。我认为,稻蟹产业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绿色生态种养相结合的项目。

一、稻蟹产业的发展前景

2019年,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大西港村宏硕科技的稻蟹示范基地中,水稻种植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经省作物学会、省水科所组织测产,水稻产量达407公斤/亩(含养殖沟面积),蟹产量约50公斤/亩(统计数据)。从经济效益看,蟹产值约为5000元/亩,蟹田米产值超5000元/亩(蟹田稻米因其绿色生态,价格比普通大米高许多,可按15元/公斤计算),稻蟹共作产值可超10000元/亩。从生态效益来看,稻蟹共作中水稻可以充分吸收水里的氮磷,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同时生产全程不使用农药化肥,实现生态有机种植模式,符合国家化肥农药减量的目标,大幅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能极大减轻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压力。

二、产业现状及存在的困难

我区是著名的“河蟹之乡”,“大通湖大闸蟹”作为全国十大名蟹之一,是我区水产品标志性品牌,近年由于大湖治理需要,暂停了养殖,而精养鱼池养殖规模小、品质低,我区大闸蟹的供应量急剧减少,品牌影响力有所下降。主要问题有:

一是蟹苗孵化问题。扣蟹不能实现自繁,须从江浙一带购入,苗种质量难以把握,购买成本高、运输时间长、途中死亡率高、入塘成活率低,导致成蟹品质不高、产量低、经济效益不佳,孵苗技术难题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二是养殖技术问题。本地稻蟹共生产业发展缓慢,缺少专业的养殖户和养殖合作社,可借鉴和推广的成功养殖经验少,蟹苗的病虫害防治及养殖方法缺乏指导,暂无可全面推广稻蟹共生的成熟技术,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三是政策扶持问题。一直以来,我区都是大湖和池塘养蟹,与其他鱼类混养的规模不大,效益也不明显,又没有成功养殖户的示范引导,政府也未出台明确的稻蟹产业政策扶持,群众稻蟹共养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稻蟹产业难以发展。

四是稻田取水问题。稻蟹共生需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保水性能好的田地。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调节,每15天左右需加注一次新水。而我区水田大部分地势较高、保水能力不强,排灌系统达不到养殖需求,新水注入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影响大闸蟹的生长。

三、建议

1、科学合理规划稻蟹产业。尽快制定稻蟹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包括苗种研发中心、养殖示范基地、稻蟹共生科技创新平台、教育培训中心、电商平台、仓储物流等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培育引导稻蟹种养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2、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推进由部门牵头,相关高校、企业、合作社参与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强基础理论、技术模式创新、配套技术、技术规程制定等方面研发与攻关,加快蟹苗种规模化繁育、成蟹生态养殖、疫病生态防控等实用技术研究,不断完善稻蟹共生种养技术体系。推行聘请高校科研人员或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为农技服务人员的派驻制度,加强技术服务与指导,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3、全力扶持鼓励发展。加强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做到养蟹稻田排灌可控;政府投入产业发展资金,打造如宏硕生物等企业为龙头的的示范基地;引导成立稻蟹行业协会,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统一苗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方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形成地方标准,做强做响“大通湖稻蟹”品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引进战略投资者落户大通湖,发展稻蟹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区人大政协联工委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