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镇2019年度部门支出预算绩效自评报告
大通湖区金盆镇人民政府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自评报告
根据《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益政发〔2013〕10号)、《益阳市财政局关于转发<湖南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益财绩〔2014〕126号)、《大通湖区发展改革和财政局关于认真做好2020年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大发财〔2019〕1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镇认真组织进行了2019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我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益阳市大通湖区金盆镇成立于2000年10月,前身为国营金盆农场(1958年建场),系围垦洞庭湖而成。东与洞庭湖一堤之隔,南与沅江市南大镇接壤,西与四季红、阳罗镇隔河相望。全镇下辖5个村、2个社区。全镇国土面积7.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1127亩(责任田12521亩、经营田26581亩、渔池2025亩)。全镇总人口21313人,其中流入人口235,常住人口21078。机关在职在编工作人员41人,其中公务员20人,事业编制21人。镇内1所中学、3所小学、卫生院1家。 二、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19年度我镇部门决算收支完成情况。全年收入合计为91455993;其中财政拨款收入为91210993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245000元。全年支出合计为91455993元,其中项目支出6794252元(主指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基本支出84661741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75093628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9568112元)。基本支出是为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是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专项支出。
2019年度部门整体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本年年初预算收入总计14219409;其中预算内拨款9517304元,上级补助收入4702105元。本年年初预算支出总计14219409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4491203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620400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524806元,其他支出2583000元。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1、个性指标
(1)合理编制财政预算。根据《预算法》法规和区发展和改革财政局的预算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努力做好年初预算的编制工作,严格把控预算执行额度,有效的确保全年财政的收支平衡,并上报镇人大会议的审查和批准。
(2)出台了金盆镇机关经费管理办法和村、社区财务管理办法。
(3)下村走访群众、体察民情 认真做好“精准扶贫”中相对应的扶贫困难户进行帮助,主要体现在产业扶贫、危房改造、社会兜底、生态补偿等几个方面。
(4)搞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 完成了农业普查扫尾工作,按时报送统计报表,确保统计数据完整、真实、有效。
2、预决算公开
2019年度,根据区发展和改革财政局要求我镇在中国大通湖门户网上进行预决算的公开、公示。
3、资产管理
进一步加强资产的管理,制定了相关制度,完善了固定资产档案,严格报批、销审等手续,无资产流失现象。
4、三公经费控制
在己有的制度办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配置使用和因公出国(境)等管理制度和审核程序,将“三公”经费严格纳入预算管理,严控 “三公”经费支出。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55万元,实际支出390497元,“三公”经费控制率71%。
5、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我镇按照《区局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施办法》,完善并创新了财政管理体制,且完成了2019年度内部控制制度报告工作。
四、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此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市、区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完善和加强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预算资金的配置情况;
2、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
3、专项(项目)资金的管理与实施情况;
4、资金使用效果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按照文件要求和相关实施方案,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考评指标对我镇2019年基本支出、三公经费、项目支出和厉行节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自评,主要包括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及厉行节约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情况。
五、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是严格预算额度控制、努力节约经费。强化行政成本意识,细化经费预算编制,在保证机关正常工作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前提下,严格控制 “三公”经费支出和专项支出,严格规范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办公费等费用开支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列支,控制差旅活动的人数和天数,控制和压缩办公经费支出,各项费用严格控制在预算额度内使用
(二)规范资金结算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各项支出按照批准的预算和有关规定审核办理,各项费用严格按照经费审批程序审批后才能报销,杜绝不合理的开支。资金支付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尽量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结算方式,规范公务支出中的现金提取和使用,保证资金支付的安全、透明、规范,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
(三)履责效益
2019年,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取得防疫、抗洪抢险胜利,保持了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四)履职效益
1、 经济运行平稳趋好。2019年完成生产总值10.15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财政收入2739万元,同比增长32.2%;固定资产投资5.85亿元,同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同比增长14.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0元,同比增长9.2%;税收2274.74万元。同时,严格财政财务管理,解决政府历史债务431万元。去年,我镇获评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典型单位称号。
2、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业上,志远、华鑫纺织、照峰纺织、绿贝新能源等镇域规模较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4亿元,同比增长33%;缴纳税收295万元,同比增长15%。投资7.6亿元的国电南自光伏发电二期100兆瓦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实现产值8000万余元。农业上,依托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大东口村5000亩全程机械化耕作示范片、南京湖村3000亩优质稻示范基地,1个1000亩集中连片稻虾基地形成规模效应。第三产业上,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了一批生态观光、休闲娱乐项目,相继完成了农垦文化壁画绘制、S217省道沿线观光荷花园建设、大东口1000米特色林带建设、S217道路两侧近800米的田间休闲栈道修建、五门闸美食广场亮化工程,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
3、城镇功能日趋完善。金兴路、金中路人行道路改造及污水管网工程全面完工,以红色农垦为主基调的金兴路棚户区改造项目焕然一新,城区和背街小巷新增、更新路灯50多盏,镇容村貌更加协调美观。新建农村公路23.7公里,村级桥梁2座,对8公里路段进行路面加宽,对14公里路段进行道路安保工程建设。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焚烧秸秆、水葫芦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全面完成年度创卫任务,获评市级卫生乡镇称号,大东口村获评省级卫生村,增福村获评市级卫生村。
4、民生福祉增强。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就业、养老等各项惠民政策,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约296.85万元,共救助142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以上。184户44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区级验收,实现脱贫。其中,享受教育助学24人,雨露计划83人次,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878户,包括易地搬迁4户,重点突出产业扶贫,开展“10家+百户”行动,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为650户。镇中学教学办公楼、南京湖小学食堂等建设竣工使用,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殡葬改革逐步推进,完成了三园四路的坟墓摸底,初步确定金盆镇公益性墓地的选址。安全维稳底线筑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初战告捷,平安创建、积案化解稳步推进,在7个村、社区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为我镇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去年我镇继续保持了平安乡镇荣誉,连续两年获评全市信访“三无”乡镇。充分吸取“7.15”事件的经验教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与检查,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本土文化特色彰显。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金盆镇龙虾美食文化节,精心打造的《金盆赋》、《金盆龙虾就是香》文化作品广为传唱。规范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逐步遏制。
5、夯实党建基础,严格落实党支部“五化”建设内容方式,每季度督查支部工作,并将督查结果纳入村级绩效考核内容。金漉社区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成功摘帽,下辖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明显增强,支部组织生活正常开展。抓牢意识形态,开辟金盆“两点半”课堂,推广“美丽金盆”公众号,聚焦镇中心工作,累计推送信息185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处置负面网络舆情34条。树文明新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常态化,进一步弘扬了道德新风尚。
6、各项工作均能够按时完成,且质量较高;三是部门整体支出使用效果达到了预期,本部门履职及履职效益情况良好,得分87分,自评结论为“ 优 ”。
五、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
(一)基本支出经费保障水平偏低。
从批复预算看,预算执行基本围绕保人员经费、保正常运转进行。从决算情况看,基本支出比重比较大。基本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
(二)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
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按照新《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按政策规定及本部门的发展规划,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预算草案,避免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划分不准或预算支出与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执行中确需调剂预算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三)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湖南省委“九条规定”,建立本部门“三公经费”等公务支出管理制度及厉行节约制度,加强经费审批和控制,规范支出标准与范围,并严格执行。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及时登记、更新台账,加强资产卡片管理,年终前对各类实物资产进行全面盘点,确保账账、账实相符。
(四)加强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新预算法学习培训
加强新《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一是制定和完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各项支出标准,严格按项目和进度执行预算,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二是落实预算执行分析,及时了解预算执行差异,合理调整、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五)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和约束机关理财行为和程序,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支出改革的特点,用新思路、新方法,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金盆镇人民政府
2020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