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 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1-11-19 15:59 作者: 浏览量:
A+A-

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

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20年项目支出主要涉及到部门预算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75万元,分别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工作经费2万,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工作经费5万,人员招聘10万,驻村工作经费10万,党建工作经费6万,信访工作经费2万,财务与基金监督事务4万,援助联点帮扶村10万,法律顾问3万,财务顾问5万,工会经费18万,在申报项目绩效评价时已经申报,于2020年度已经全部支出,预算完成率100%。

(二)项目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1、目标设定: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前提,耐心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认真做好当前的信访维稳工作,防止群体性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继续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特别是解决好农民工的欠薪纠纷问题。以农民工集体劳动争议作为工作重点,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案程序,做到从快从好处理,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对联点村给予帮扶资金;完成全区人事招聘;规范财务与基金监督;聘请法律与财务顾问;搞好工会活动。

2、指标完成情况:为全区招聘了3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50名中小学教师;申报我区2020年度教育、卫生系统中、高级职称评审职数,认定中小学教师系列初级职称52人,评审通过中小学教师一级职称33人;共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455.97万元,涉及农民工610余人;全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7起;我局接待来访群众1100余人次,受理信访案件200余件。聘请了财务顾问与法律顾问。

(三)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75万已全部到账。已严格按项目内容进行成本控制规定使用资金,做到了专款专用。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1、绩效评价目的

本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我局本级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按照年初绩效评估指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内控机制,合理分配人、财、物,完成部门职能目标,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2、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①、成立评价小组。成立了由办公室、规划财务与基金监督股、民政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法规与行政审批股、组成的绩效评价工作小组。

②、收集查阅资料。评价小组收集了相关规章、制度、职责、工作计划等各种资料,要求评价单位填报相关数据,询问有关情况。

、形成评价结论。评价小组通过对资料分类整理和分析,按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形成自评结论。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1. 人事人才工作

一是为全区招聘了3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50名中小学教师;二是申报我区2020年度教育、卫生系统中、高级职称评审职数,认定中小学教师系列初级职称52人,评审通过中小学教师一级职称33人。

2. 劳动关系与信访维稳工作

1)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2020年,共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455.97万元,涉及农民工610余人。

2)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全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7起。

3)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2020年,我局接待来访群众1100余人次,受理信访案件200余件。

3. 党建活动

2020年6月12日-6月14日组织了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前往郴州湘南起义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日活动,深刻领会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 援助联点帮扶村

2020年对帮扶责任村芸洲子村共拨付资金10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村集体的高速发展。

5. 聘请了财务顾问与法律顾问

2020年我局聘请了益阳市执信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财务顾问,为我局财务人员提供了业务指导,梳理了财务流程,规范了财务核算方法;聘请湖南博敏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更好地解决了法律纠纷,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经济损失,有效地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6、2020年我局开展了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工会活动,展现了健康工作者团结友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朝气蓬勃的风采,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竞技热情。

照《2020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确定的评分细则,通过对各项指标逐一评价,本单位202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支出绩效为92分,自评结论为“优秀”。

四、存在的问题

1.专项管理方面的问题。专项立项依据充分;有资金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较规范。

2.资金分配方面的问题。资金分配有待完善。

3.资金拨付方面的问题。拨付及时,已经全部拨付到我局账上,无滞留、闲置等现象。

4.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截止2020年12月31日止资金按规定全部使用完,且合规,无截留、挪用等现象,资金使用产生了效益。

五、有关建议

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建议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及本部门规划,结合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避免出现预算与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情况,进一步提高单位预算执行力度。

 

另附:附件7  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大通湖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021年9月26日


附件7

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自评分

具体指标

评价标准

得分

15分)

决策

过程

8分)

决策

依据

4分)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符合法律法规(1分)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4

决策

程序

4分)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符合申报条件(2分)

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4

资金

分配

7分)

 

分配

办法

3分)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

因素全面合理(1分)

3

分配

结果

4分)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符合分配办法(2分)

分配公平合理(2分)

4

25分)

资金

到位

5分)

到位率

3分)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3

到位

时效

2分)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到位及时(2分)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1分)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2

资金

管理

10分)

资金

使用

7分)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虚列套取扣4-7分

依据不合规扣2分

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

超标准开支扣2-5分

超预算扣2-5分

5

财务

管理

3分)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财务制度健全(1分)

严格执行制度(1分)

会计核算规范(1分)

2

25分)

组织

实施

10分)

组织

机构

2分)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2分)

2

项目

实施

3分)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按计划开工(1分)   

按计划开展(1分)   

按计划完工(1分)

3

管理

制度

5分)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健全(2分)

制度执行严格(3分)

5

 

 

 

60分)

 

 

项目

产出

20分)

产出

数量

5分)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3

产出

质量

5分)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5分)

4

产出

时效

5分)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5分)

5

产出

成本

5分)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5分)

5

 

项目

效果

40分)

经济

效益

8分)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7

社会

效益

8分)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8

环境

效益

8分)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7

可持续影响

8分)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分)

8

服务

对象

满意度

8分)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按收集到的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8分)

8

总分

 

9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大通湖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