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家暴日 | 坚决对家暴说“不”!

浏览量:
A+A-
索引号:4309000032/2022-1687374 发布机构:大通湖区人民法院 发文日期:2022-11-25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索引号 4309000032/2022-1687374
发布机构 大通湖区人民法院
发文日期 2022-11-25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每年的11月25日
为联合国确立的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也被称作“国际反家庭暴力日”
 但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家暴吗?
法律对家暴行为如何处罚?
遭受家暴后该收集哪些证据?

01
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一种侵犯人权、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

02
家庭暴力包括哪些行为?

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国外立法例以及被普遍认可的学届理论研究成果,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经济控制四种类型。


(1)身体暴力是加害人通过殴打或捆绑受害人、或限制受害人人身自由等使受害人产生恐惧的行为;


(2)性暴力是加害人强迫受害人以其感到屈辱、恐惧、抵触的方式接受性行为,或残害受害人性器官等性侵犯行为;


(3)精神暴力是加害人以侮辱、谩骂、或者不予理睬、不给治病、不肯离婚等手段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折磨,使受害人产生屈辱、恐惧、无价值感等作为或不作为行为;


(4)经济控制是加害人通过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收支情况的严格控制,摧毁受害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

03
一般夫妻纠纷与家庭暴力的区别?

一般夫妻纠纷中也可能存在轻微暴力甚至失手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身体伤害。但与家庭暴力有着本质区别。家庭暴力的核心是权力和控制。加害人存在着通过暴力伤害达到目的的主观故意,大多数家庭暴力行为呈现周期性,并且不同程度地造成受害人的身体或心理伤害后果,导致受害一方因为恐惧而屈服于加害方的意愿。而夫妻纠纷不具有上述特征。

04
国家反家暴法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恐吓等精神暴力纳入家暴。 “经常性谩骂”“恐吓”等精神侵害行为,都被列入了家暴的行列。换言之,那些经常在家里被打骂的“火巴耳朵”们,也是家暴受害者。


亮点二:发现家暴不报案将担责。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其他单位,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及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遭受了家庭暴力,有责任、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我们在法律上规定,对于不报告的情形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亮点三:适用同居时实施暴力。反家暴法附则中还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意味着有同居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也被纳入家庭暴力,受法律约束。


亮点四:告诫书可作家暴证据。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公安机关处理以后,如果不构成治安管理处罚,那么公安机关就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可以给他出具一个告诫书。这个告诫书要记录加害人的身份问题、实施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以及不得再实施家庭暴力的警告,并且这个告诫书可以成为法院审判家庭暴力案子的证据。


亮点五: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应受理。对一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以及由于强制、威吓无法进行申请的特殊人,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还可以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必须受理,法院一般情况下在72小时内要做出裁定,是发人身安全保护令,还是不发,特殊情况须在24小时内做出。

05
实施家暴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06
遭遇家暴,该怎么办呢?

实践证明,遭遇家暴后,一时的容忍,并不会换来长久的安宁。容忍一次家暴等于容忍无数次家暴。我们倡导,家庭暴力零容忍!


遭遇家庭暴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拨打110报警求助。也可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当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妇联组织等求助。报警求助的,保留报警回执,必要时可申请民警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


(2)及时就医或鉴定伤情。妥善保留诊疗记录、病例资料等,或到伤情鉴定机构开展鉴定,保留鉴定证明。


(3)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4)申请临时庇护、法律援助等服务。遭受家暴后,没有生活来源又无家可归的,可向当地的妇联组织申请入住反家暴庇护站,获得临时生活帮助。准备起诉离婚的,可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申请法律援助。

文章来源:焦作中院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区法院